> 新闻 > 法治 >

马山杨梅如何"走出"马山 休闲渔业建产业链

2016-07-06 23:46:15     来源:丹阳网
  7月6日讯得益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独特的地域资源优势,无锡拥有一大批响亮的农林渔业品牌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一些产业出现了后继乏人、品牌弱化、融合不够等问题。近期,一些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参与“人民建议”征集活动,为发展特色产业提出了各自的见解。
 
  马山杨梅要打品牌
 
  马山杨梅果大汁多、酸甜可口,深受市民欢迎。近年来,出现了一些商贩将外地杨梅运到马山伪装成马山杨梅销售的情况,再加上马山杨梅大多是家庭种植,无法适应形势发展,使得马山杨梅产销面临困局。民建成员李圣健认为,马山杨梅应进行资源整合,发展品牌克服内外危机。
 
  除了外地杨梅低价冲击之外,马山杨梅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。“马山地区多山,少平原,杨梅树多种植在山上,种植者大多为老一辈农民,且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种植,难以实现机械化,也很难与高校、研究所合作,存在着靠天吃饭的问题,品质有弱化趋势。”李圣健说,应学习浙江仙居的做法,通过扶持农民自主创业或招商引入的方式,发展杨梅种植、深加工企业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在种植水平、品质提升方面重点突破,同时开发保鲜技术,使马山杨梅可以“走出”马山。“每年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,这些企业可以向种植户进行大批量采购,之后既可以鲜果包装出售,也可以进行深加工后制成杨梅酒、杨梅醋等产品,企业还可以吸引果农以土地、资金等方式入股。在这种模式下,果农不用担心销售问题,企业在拥有稳定供货渠道的前提下,也能得到相对满意的采购价格,互利共赢。”
 
  休闲渔业要建产业链
 
  休闲渔业是把旅游观光、养殖垂钓、餐饮娱乐等休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项新兴产业。九三学社的陈缨认为,无锡发展休闲渔业,是推进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需求,但无锡渔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,应做好整体规划,构建休闲渔业产业链。
 
  “无锡的休闲渔业项目数量并不少,但缺乏总体规划和相应的规范标准及制度保障,资源优势发挥不足,与旅游、文化等第三产业的融合不够,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、项目规模小、功能单一、设施不配套等问题。”陈缨说,应针对地域和文化特色优势,依托淡水渔业研究所等科研优势,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全市的休闲渔业项目,避免重复建设和项目散乱。重点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综合型、垂钓娱乐型、渔业生态生产观光型休闲渔业示范项目,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,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无锡休闲渔业的特色品牌,如以“太湖三白”为特色的湖鲜餐饮,以淡水珍珠养殖加工为特色的工艺展览,以“青虾1号”、“甘露青鱼”等为特色的水产养殖项目等。
 
  陈缨表示,构建休闲渔业产业链,还要加强从业人员培训,提高从业者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,发展渔文化,提升渔业的增值空间和服务功能。“可以借鉴常州太滆村等地的经营模式,充分挖掘太湖特色观光捕捞,发展‘渔港乐’、‘渔家乐’民俗餐饮,湖鲜交易市场,渔俗文化展览等休闲内容,打造有吃、有看、有购、有住的特色休闲渔业。”
麻城新闻网,编辑:刘欣

热门